佳里青龍宮為一沿襲閩南式風格的廟宇建築,於民國78年興工起造,主體非木造結構而以鋼筋水泥建築而成,為近代廟宇建築之特色。廟宇主體分前、後兩殿及左右廂房,前殿即所謂的三川殿,後殿為供奉主神之主殿,三川殿左右為龍虎門,入廟為開放式空間,龍虎門上方為鐘鼓樓,鐘鼓樓後為二樓辦公廂房。
廟脊、剪黏: 前、後兩殿均採「歇山重簷」式屋頂,以琉璃筒瓦片、瓦當、滴水覆蓋。三川殿之三川主脊中央為「福、祿、壽」三仙,左右華麗高翹延伸之燕尾上有「祈求吉慶」意涵之乘龍剪黏人物,脊堵人物為「南極仙翁、八仙」及「虎、豹、麒麟、獅、象」五獸;主殿之主脊上則為「雙龍護寶塔」,下方配以「鯉魚耀龍門」之脊堵、祥獸及四季水果,象徵風調雨順、四季豐收。兩殿垂脊裝飾以精巧繁複之人物戰馬之「牌頭」、仙人與唐草,翼角則飾以鯉魚施水、仙人、行龍、飛鳳剪黏點綴,使之更加精美華麗。
龍虎鐘鼓樓: 鐘鼓樓結構為二重簷六角鑽尖式鐘鼓樓,上重簷角飾以行龍剪黏,下重簷角則飾以飛鳳剪黏,樓頂之主體剪黏,龍邊為「青龍」,虎邊則為「猛虎」,因此又稱之為「龍虎塔」,非一般人物乘龍、涼傘、仙人羅漢造型,此因乃與保生大帝醫龍眼、治虎喉之傳說有關,為本宮鐘鼓樓之特色。使整體廟宇更具美觀與藝術價值。
■ 門神彩繪 正門門神: 前殿正門的門神是彩繪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將軍,皆作撚鬚狀,尉遲恭手持九節金鞭,秦叔寶則持劍狀,其主要是嚇阻鬼魅以護衛廟宇,其門神來由相傳與唐太宗有關。亦有以「神荼、鬱壘」為門神者。 而兩側邊小港門神其手捧之物主要是代表與隱藏特別的意義: 如龍邊伺官: 一名捧「牡丹」,一名端「酒爵」,隱喻「富貴晉爵」。 如虎邊伺官: 一名捧「頭冠」,一名端「鹿」,代表「加官進祿」。